新生儿院内感染多发作于晚期早产儿,多体现为败血症,病况发展急骤,医治费用大幅上升,呈现严峻后遗症的时机大大添加,前期辨认、及时处理是要害。下面和我们共享 2 个病例。
病例 1
患儿胎龄 31+4 周,安产出世,无胎膜早破,羊水清,体重 1250 g。
确诊: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极低出世体重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窒息,有留置 PICC 导管。
经医治后病况逐步安稳,入院第 20 天 9:00 查房患儿 CPAP 辅佐通气(参数:FiO2 25%,PEEP 4 cmH2O),无呼吸暂停,管饲早产奶 3 ml/q3 h,无残奶。12:00 患儿逐步呈现血氧饱和度不安稳,呼吸暂停,无残奶,查体 BP 69/33 mmHg,心率增快至 170 次/分,肢端稍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刻 3 秒,13:00 患儿呈现频频呼吸暂停,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无发热,辅佐查看如下:
当天血常规如下:
12 小时后复查:
脑脊液查看:
病例 2
患儿胎龄 32+4 周,安产出世,无胎膜早破,羊水清,体重 1200 g。
确诊: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极低出世体重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已拔除 PICC 导管。
经医治后病况安稳,入院第 35 天 9:00 查房患儿空氧混合吸氧(FiO2 25%)下无呼吸暂停,自行吸吮早产奶 20 ml/q3 h,无残奶。13:00 患儿逐步呈现血氧饱和度不安稳,呼吸暂停,吸吮差,查体 BP 67/35 mmHg,心率增快至 170 次/分,肢端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刻 3 秒,13:30 患儿呈现频频呼吸暂停,皮肤斑纹,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无发热,辅佐查看如下:
当天血常规:
脑脊液查看:
1. 病例特色剖析及总结
(1)两例患儿均为晚期早产儿,感染体现均非特异性。前期体现为残奶、呼吸暂停从头呈现和增多,氧依靠程度添加(体现为氧浓度上调、呼吸机参数添加或许呼吸支撑形式改动,由无创到有创),心率增快,肢端凉,皮肤斑纹;
(2)两例患儿均无发热。因早产儿免疫力低下,体温不安稳或体温不升更常见,发热不是衡量有无感染或感染轻重的杰出目标;
(3)两例患儿前期监测血压均正常,血压下降是休克晚期体现,心率增快(在外药物,如氨茶碱、咖啡因副作用,液体负荷过重),脉压差的增大,尿量的削减是休克前期的体现;
(4)G+细菌感染多见于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因消毒不严、无菌观念不强等原因,在导管构成细菌生物膜,释放入血,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菌多毒力较弱,以凝结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多见,如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异链球菌;
(5)G-细菌感染多来源于肠道,暖箱水槽等,病菌多毒力强,感染休克症状重,如大肠埃希菌、粘质沙雷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等;
(6)辅佐查看特色
G+细菌感染多体现为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下降,hCRP 上升幅度不显着,12 小时后增高,降钙素原上升幅度小;
反之,G-细菌感染多体现为血常规白细胞下降显着,hCRP 上升幅度显着,降钙素原大幅上升;
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但血小板下降提示真菌感染或许;
(7)约 23% 败血症患儿兼并化脓性脑膜炎,需活跃完善腰椎穿刺术查看。PICC 置管患儿需要留意真菌感染或许。
2. 处理要点
(1)病因医治
依据病区流行病学特色,前期联合运用抗生素,一般选用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脑膜炎量)。如有留置 PICC,停用并予医治量氟康唑;
完善血培育、导管内血培育后当即给予,越早越好;
依据是否兼并化脓性脑膜炎、药敏成果调整剂量和断定阶段;
培育到真菌或凝结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最好拔除 PICC 导管;
(2)呼吸支撑
严峻感染首要体现为肺损害,尽早有创呼吸支撑,为液体复苏,或许呈现肺出血保驾护航;
(3)循环支撑
要点是液体复苏,液体首选 NS,依据患儿循环状况,挑选快速补液(10 ml/kg,1 小时入)或扩容(20 ml/kg,20~30 分钟入),可重复 2~3 剂;作用依循环状况和心率改变判别,血压相对重要性下降;
依据血气剖析成果,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一起监测血糖;如血糖正常,可予 5% 葡萄糖和 5% 碳酸氢钠按 1:1 浓度运用;血糖显着高时,运用 2:1 液复苏。如患儿体重 1.5 kg,血糖 15 mmol/L,液体总量给 30 ml,可按 NS 20 ml + 碳酸氢钠 3 ml + 打针用水 7 ml 装备;
在补足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的前提下,运用血管活性药物,一般为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从 5 μg/kg.min 开端,依血压和循环状况调整;
(4)消化系统
有发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或许,禁食,亲近重视大便性状、腹胀、肠鸣音状况;
(5)其他
尽量注册 2~3 个静脉通道;
完善血常规、血型、hCRP、降钙素原、凝血功用、血气剖析、穿插配血、血培育、中心静脉导管血培育查看;
其间病原学培育需在运用抗菌药物之前;
依据实际状况灵活处理,如患者循环很差,无法树立静脉通道,可紧急行骨髓腔补液;
血制品运用,依据状况弥补血浆、红悬液、丙种球蛋白等。
3. 预后
该两例患儿医治及时,未留传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后和病况的及早发现及处理是否妥当亲近相关,一般 G+菌预后较 G-菌作用好,发作化脓性脑膜炎时 G-菌呈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时机更大。
4. 防备
要点是做好手卫生、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
本文作者:深圳龙岗中心医院 史林东
参考文献
[1] 焦建成,余加林. 新生儿败血症确诊研究发展[J]. 中华儿科杂志, 2010, 48(1) : 32-35.
[2] 黄英, 庄德义, 谭秀兰等. 新生儿 NICU 院内感染状况剖析及对策[J]. 有用临床医学, 2012, 13(9) :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