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不智能”老人的窘迫生活

品牌
网络
2020年07月06日 20:53

(健康时报记者 梁缘 乔靖芳)新冠疫情让那些平时为信息化、智能化所困的老人,因管控措施的强化,其各类不便更加强烈,他们与这个时代的巨大差异也非常明显。

疫情期放大后的手足无措

“我没有手机,我这么大岁数了,眼花耳聋的,今天要是没有,你们还让不让我进了?”由于北京本轮疫情的影响,近日来公共场所筛查比往日更严,社区、超市、商场、医院门口,总能遇到几个爱“强词夺理”的老人——而“嚷嚷”的背后,则是老人面对信息时代的眩晕、彷徨与窘迫。

银行办理业务,跟着机器眨眼、点头了快20分钟了,还是没认证成功,要么动作慢,要么不到位,一遍接一遍……

去医院挂号,发现网上预约早已完毕,想要挂号只能明天再起个大早现场排队……

电话反映问题,智能客服一遍遍播报着名目众多的拨号码,跟机器对话了快半小时,也联系不上一个真正的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9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9年6月)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在如此巨大的互联网和手机用户中,2017年和2018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户分别只占到了5.2%和6.6%。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表示,中国目前有2.54亿老年人,占到总人口的18.1%,这个比例并不低,但在网民和手机用户中占比却如此低,可见在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老年人是落后群体,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我妈妈今年73岁了,查看退休工资,她从来都是去银行人工柜台,她不会用网上银行,也很少去ATM机查账户,去人工柜台查阅和办理是她多年的习惯,这也是过去的经验留给她的‘好’方法。”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王大华看来,在当下瞬息万变的时代,技术、产品和服务更新迭代的速率非常之快。急速变化的时代要求我们拥有开放的思维,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拥抱未来不确定性的包容性。然而,这些思维特质和一般老年人的思维风格难以匹配,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用过往的传统习惯和固有经验来解决问题。

技术对老人不友好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六成以上老年人不会在网上交费,七成不会网上购物,八成不会使用打车软件。越来越便捷的手机时代,老年人群就像被抛弃了,尤其是高龄人群。

对此,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技术对老年人不友好”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我们首先肯定技术进步给老人带来的便利,但也带来很多不便,比如对年轻人方便的打车软件,却让老人在马路边招手打车变得更为困难,因为路过的空车往往是人家预约好的。”

“跟年轻人不同,老人自己去发声的渠道非常有限,因为现在网媒是主要的大众信息传播渠道,年轻人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自媒体来抛出问题引发社会各层的关注,进而可能倒逼问题的解决乃至社会政策的某些改变,而老年人由于技术能力上的不足便无法充分利用这个重要的信息渠道,广泛表达自己的困境、需求和愿望,他们的生活和现实难题很难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王大华教授指出,目前有些关注、关注老人的机构或人士能够代为发声,但毕竟势单力薄。

“老人有学习的能力,但也有不学的权利。”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科医生隆春玲认为,老年人限于自身的文化背景、身体条件等影响,特别是体力、脑力、认知力、反应力等的衰退,存在部分老人学习缓慢,缺乏学习动机或压根学不会的情况,但社会福利体系的营建要充分照顾到这部分老人的处境,提供一些变通的方式来解决这部分“脱节老人”的实际生活需要的问题,包括智能手机的设计上,是否可以推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简洁版智能手机,让老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快速上手,更好地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疫情也倒逼老人形成新的习惯

“疫情凸显老人的艰难处境未必是一件坏事。”隆春玲认为,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通过疫情让更多人关注老年人面临的生存困境,并试图谋求解决方案,激发老年人求助、自助学习的动机,积极适应现在的生活,也是一种对社会公共福利政策的倒逼。题图为牛宏超摄

“我不会手机点外卖,每次点外卖,都找年轻人帮忙,但疫情这3个月我学会了自己独立操作。”因为这次疫情居家隔离,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学会了用手机点外卖,他坦言,中国有很大比例的中老年群体正因疫情“倒逼”形成新的消费和用餐习惯,这将对未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2018年的老年网民和手机用户比2017年要高出1.4%,专家预测,2020年在社交网络用户里老年人的比例能达到12.5%,到2023年可能会增长到17.4%,这个趋势是向好的。

刘维林会长对老年人充满信心。他认为虽然老年人接受新东西稍微慢一点,但只要有耐心,这些情况都是可以改变的。尤其是60~70岁的活力健康老年人,他们刚退休,有充分的时间,经济和身体状况良好,知识层次、经验、阅历、技能都很好,他们对新事物都很敏感,有些人甚至是互联网和手机用户的主力军。

多位专家建议,首先,一些服务行业,特别是公共服务行业要继续设立或预留专门的人工服务渠道和服务窗口,为老年人特别是普遍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便利;同时,政府在这方面,也应发挥指导作用,帮助老年人跟上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步伐。

其次,要对老年人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培训,这一点尤为重要,老年大学、老年服务机构、志愿服务机构等应当为老年人提供适应信息技术的课程,包括在家庭中,可以让孙辈去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老年人学得更快,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代际之间的沟通。

再次,新技术的开发商、运营商、服务商以及各类服务机构,在技术设计和服务中要考虑到日益庞大的老龄群体的需求,创造一个技术对老年人更为友好且信息无障碍的社会环境。

现代健康©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老年人 老人 疫情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