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手术室 | 由他首创并命名的这项技术 为上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品牌
偶像网
2023年02月01日 17:53

地坛技术

内镜室内,下一位紧张等待中的患者脸上浮现着不安。“来,阿姨,您侧躺,放轻松就行。”50多岁的刘大妈患有多年肝硬化,肝硬化已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几年前出现呕血。地坛医院消化内科李坪主任解释,肝硬化患者从消化道出血到肝衰竭可能有几十年的病程,但如果消化道出血没控制好,每次出血都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对他来说,接下来要做的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 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ndoscopic Selective Varices Devascula-rization,ESVD), 而这项技术便是他首创和命名的。

李坪主任携医院内镜团队于近年发展起来的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曲张静脉内注射治疗对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有良好的疗效。内镜团队多年的摸索研究发现,食道静脉曲张绝大部分的问题都来自胃底,把上游的“胃”治好,出血等症状不仅能好转,甚至可以消失,也就不需要在‘下游’的食管反复费工夫了。

治疗开始。李坪主任将胃镜探入食道,“放松、放松。”第一步,需要将食道的血管打“肿”起来,胃静脉自然鼓起来,“ 把上游一阻断,下游就变成堰塞湖了”,李主任形象比喻道,这样便可以更迅速寻找到胃里的曲张静脉。

他熟练操作着胃镜,没一会就探测到第一个曲张静脉。接下来,是扎入、推药,“ 稳、准,但可不能狠。”探测过程很顺利,但还是需要小心。再小心。“好细的血管,好细的血管”,他不住感叹。 在屏幕上被放大的血管,实际直径可能仅1mm-2mm。

胃还在不断蠕动,不仅管腔中会有黏液阻挡视线,食管呼吸道的起伏而带来的蠕动。患者的呛咳,再次加大了操作的难度。 要在这样的动态下精准地找到每个细微的曲张静脉,这就让挑战性成倍增长。

“好,找到了,打胶!” 找到靶血管后,护士需在极细的血管中依次打入一定剂量的硬化剂、胶、空气、盐水,尤其是注意要让胶水完全在血管里面,精准地堵住出血点。慢慢地,血管由红色逐渐变白。

“这就堵住了。”随后,继续探查着下一个曲张静脉。不到20分钟的时间,李坪已经排掉了5、6个“雷”。他还要作最后的收尾——将食道胃底刚刚“飙”出的血吸净,确保不残留。

术后,患者还需多次进行复查。 第一周主要以治疗胃底为主,基本把大部分出血点找到病进行封堵;第二周复查,整理残余的食道静脉,如果胃底完全看不到血管,便办理出院;三个月后,再度进行第一次复查,以后每六个月复查一次,并终身检查。

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实现的最大突破在于通过内镜治疗彻底地铲除食管胃联通型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有效预防患者的消化道出血问题,术后的患者几乎不会再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的情况,由此还可以规划患者较长时间的复查。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被公认为是造成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在过去单纯靠药物治疗的时代,0.5公分到1公分左右的血管出血,靠药物很难止血。如今的内镜治疗,可以在血管中注射药物进行封堵。 “以前很多人认为,内镜治疗不能彻底根治,现在我们的技术可以把这些风险彻底排除掉,为患者重建生的希望。”

该技术的发明同时扭转了以前的老观念。“过去的观念认为,食道和胃是分开的,现在我们有一个整体的理念,胃里的血管是管着食道的,把食道静脉作为一个观察的指标,在胃里进行封堵,堵住源头,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李坪主任解释道。

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

自1997年医院开展内镜治疗以来,李坪主任带领内镜团队已完成手术一万多例次。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这个新术式,也成为内镜领域继ERCP、EUS、ESD后的第四E技术。 这一技术还被应用到操作难度更高的小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领域中,为更多患儿家庭送去福音。2021年,该项技术荣获首都医科大学科学技术奖。

北京地坛医院

请扫上方二维码,关注“北京地坛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可了解医院信息、医疗服务内容、健康科普知识、医院文化等。

现代健康©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