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月。你现在看到的是我们即将出街的3月刊封面,这期杂志的主题是人生的意义,100个男人向Esquire分享了他们的自省与沉思,这就包括王石先生。资本时代来临,作为市场经济成长期的偶像,65 岁的王石对自己事业的掌控力似乎岌岌可危。但面对我们,他的自信一如既往。他更愿意谈起美好而充满竞争性的生命体验,而且,他加入了我们发起的“美好事物联盟”。
我们成立了美好事物联盟
去年12月本刊发表了长达17000字的非虚构报道《入侵的消息已经被证实——资本寒冬、创业与我们时代的年轻人》,这篇报道由一系列创业故事构成,织体细密,字斟句酌,也在对时代力量风起云涌的激赏中蕴藏一丝悲悯。我们时代的年轻人,不仅像千百年来的年轻人一样心怀梦想,而且个性完满,更为自信,也许是中国史上最优秀的年轻人。可是,为什么他们中的那么多人会表现出那么多的精力的疲惫与精神的困顿?你不能说与此无关:这一代年轻人倘若怀有梦想,多半只选创业一途。如今还有多少年轻人想在舞台剧之类不大赚钱的行业中一展长才,或者在社会工作中施展抱负?事实上,对比过去,如今的“梦想”已不再多元。正如我们所知,单一路径的竞争只是同代意义的竞争,宽容多元的竞争才会导致代际的进化。我并不相信,我们会幼稚到认为科技、创新与商业必然可以带来美好的未来。
这当然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心愿,在世界的复杂演变面前,任何心愿都只是一种结果。重要的是,由一代人动向,可知世界动向。除了“成功”者,我们周围这个世界还会给谁以奖赏呢?如今我们又如何定义“成功”?又在多大程度上向周围的“成功”论妥协呢?如果有人见过生活的高山大海,如今发出河伯之叹,恐怕并不过分。
在今天,《时尚先生Esquire》的基本价值观是,成功并不仅仅意味着金钱、阶级、地位和与之相应的受尊重感,更意味着一个人做了两件最值得做的事:促进美好事物的发生,以及从心所欲。这是人类生活的常识,是千百年来的常识,也是今天的常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选择王石先生为3月刊的封面人物,算得上允称得当。对一个人物做出判断并不容易,我们是职业的媒体业者,也从不曾对一个人了解到牙医记录,更不曾窥见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所以我们不能说,王石先生是或者不是一个“美好”的人。我们可以说的是,如果有些人的生活不仅堪称“成功”,还可以用两件事来约略概括,促进美好事物的发生,以及从心所欲,那么这些人中会包括王石先生。
王石先生愿意将不久之前引起广泛关注的“宝万”之争称为“资本冲击”,一个更柔和的说法,并对我们表示不愿就此深谈。不过他具体谈了多少,要看你读罢我们的访问之后,如何定义“深谈”。自然,他更愿意谈论的是万科的文化,以及生活的自由选择。
生活的自由选择这个部分,毫无疑问,是王石先生显著的魅力所在。无论如何,划艇划得像他那样,飞伞飞得像他那样,登山登得像他那样,每天晚上两点入睡而早上五点起床运动,舍弃了股权而握住了事权,在广受争议的房地产行业中领导着一家广受尊敬的企业,在他那个年纪谈一场随别人怎么讲的恋爱,又为了多年前的梦想而去留学,最初因之痛苦不堪而后深感享受——在我们的文化中,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从心所欲,这样的人生的精彩程度已经宛如一个男孩对人生的憧憬。
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美好事物的促进者。如今我们知道的万科,是一家公开声称以“不行贿”为准则,多在城市边缘拿地,强调建筑质量与整体设计,重视环保、科技与服务的房地产公司。这一杰出的成就,是建立于何种行业环境之中,毋需多言。这是万科公司值得尊敬之处,也有赖王石先生本人的行事方式、价值观念与对时代潮流判断。他也怀有回报社会的抱负,并在一些“不确定”的领域努力。他是一个公众人物,我们重视他的言谈与影响,但是更重视其平生所为。
换言之,我们最重视的是一个人为了获取成功而做出的路径选择。也许有人并不区分何为“投机”,何为“创造”,何为“借势”,何为“砥砺”,但是我们区分。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发起成立“美好事物联盟”之时,邀请王石先生成为第一个“盟友”。我们很高兴他加入了我们。这是一个并无任何诉求的联盟,也并非任何意义上的组织,你可以将之视为一种比喻,对应着我们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心向往之。
——李海鹏(《时尚先生Esquire》
总编辑、出品人)
封面人物
王石:我加入美好事物联盟
我们与王石先生总共见了三次面。万科股权战争正如火如荼,三次都在他紧张日程的夹缝里。真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精气神:每次会面他都从头到尾目光炯炯地盯着你,迫使你跟他一样保持专注——他看上去像那种从不会“没电”的人。
为了求证,我特地在一个冬日午后约他的秘书陈雪出来喝咖啡。陈雪证实主席(这是万科人对王石的称呼)的确常年夜里12点睡,早上5点起床划船(没有条件就划测功仪),而且从不睡午觉。陈雪说她也困惑许久,直到说服自己“人分三六九等有道理因为基因不同”。为了跟上老板的节奏她也必须5点起床,每当困得要命眼前会浮现出王石的脸,“你比他年轻这么多,怎么可能起不来?”
同样为了跟上王石的节奏,陈雪每天同时携带电脑、iPad、两部手机和三个充电宝工作,拍摄大片的那个下午,我看着她像八爪鱼般在两小时内把王石第二天行程从A城市调到B城市又调到C城市(股权争夺战使他们每天都处于紧急战备状态),“原来的行程都打乱了,可能今天都1号了,2到5号还不知道干嘛,但是很快,到1号晚上,2号‘嘣’就满了,然后到2号中午,3号‘嘣’满了。”
圣诞节他们在上海与当地总经理吃饭,元旦则在北京工作。在王石言传身教下,陈雪也渐渐不习惯假期,听见“在家休息”反而累得慌。至于“随时容光焕发”,王石告诉她,那不是“舒不舒服”,而是“礼仪的一部分”。“他本来就没有退休,从来没有过。”陈雪说。认识褚时健之前王石曾想过70岁退休去一座美丽小海岛度过余生,现在他确信60岁才是男性辉煌的开端,70岁前他要建完一所大学,70岁后则准备去沙漠里造绿洲。
我们与永不退休的王石聊了他已经不大兴奋的万科股权之争(“逐步逐步明朗了……尽管它在进程当中,对我来讲已经是过去时”)和令他兴奋又痛苦的冒险体验(滑翔伞飞进涡流时高度表指针乱跳,‘声音当当当当当当,你知道他妈的这就把命送了’)。
无论对这篇报道,还是对王石的人生而言,股权争夺的冒险体验并不比飞滑翔伞的冒险体验更重要。我们用了一个早上、一个下午和一个深夜与王石一起在回忆里重新经历并如实记录下他65年人生迄今的种种冒险时刻。在写封面报道的过程中,王石模仿飞伞遇险时高度表“当当当当当当”的声音一直在我脑子里回荡。事实上你发现那声音简直可以做他全部人生的背景音。
至于为什么非冒险不可,我很喜欢他在谈论宁可濒临抑郁也要坚持读完哈佛课程(没错,那也是一次冒险)时给出的理由,“你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你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文/魏玲)
人生的意义
100位人生乘客在这眩晕年代
当19世纪的英格兰农民第一次坐上时速20公里的蒸汽机车时,他们通常会感到眩晕——活在飞速变化的今天的中国人可能有类似不适,因为工业革命和数字革命对人们生活体验的冲击是类似的:“车窗外风景倒退的速度太快了”。我们花了两个月时间采访了100位乘客,希望他们的分享对你缓解不适有所启发。
特稿
疯狂特朗普
2016美国总统大选竞争已是白热化状态。当我在特朗普装潢华丽的办公室和他聊天时,这个男人始终极为欢乐,似乎已将“凡间”一切混乱抛诸脑后。
性感女人
张天爱:其实我也很好吃
如果你看过《太子妃升职记》,你不可能不认识这个帅气的女一号,生活里的张天爱更像个熟女,拍摄那天北京实在寒冷,烤着暖炉的她格外惹人怜爱。
时装周
十大关键词看懂2016秋冬男装趋势
风尚升级
所“向”披靡
铁甲钢拳的体魄与蒸蒸日上的事业,我们请来向佐来演绎2016年春夏的时髦运动风格再适合不过。每一步、每一招都所“ 向”披靡。
时装大片
片场
这个地方蕴藏着无数可能。演员和导演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揣测不透的张力。一举一动,一丝一毫都是足量的戏码。这里也创造传奇,编纂梦境,模糊着现实与臆想。
静物大片
摩登都会
在城市间行走,用最直接的话语表达最真实的自己。而脚下的路,总有朋友与你一同前行。
美食
相席居酒屋
日本曾有美食家说,追求美味就别去居酒屋。言下之意,是食物太粗疏。时至今日,居酒屋早就不是江户时代桥底下小推车边的粗食,更多是开在城市中寸土寸金的名店,食材越来越金贵,氛围愈做愈高档,去居酒屋有百种理由,渴了,饿了,寂寞了。跟随《时尚先生Esquire》的脚步,在京城小巷里、上海的闹市中、港岛的最热地段,找到一家隐匿居酒屋,就像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瞬间身至东京,将城市的喧嚣统统留在透光的油纸门之外。
美容
护肤也到换季时
我敢打赌,这段时间你最常在各种媒体看到的词汇肯定是“换季”。是的,除了脱下厚厚的棉服,换上轻便的春装,你的护肤品也该换一换了。
腕表
5种经典
经典的设计不惧考验,在百年历史中,仍有一些经典腕表以永恒面貌应对时间的考验。
旅行
春意寒,往宝岛泡几处风雅好汤
处于亚热带的台湾,泡汤季总是稍纵即逝,却也刚好成为初春时最舒适的温暖去处。而跳脱出日式传统温泉旅社的影子,台湾独特的地域性文创也为汤里添加了不少好料,让泡汤不再是简单地暖身沐浴,更多了几分意料外的风雅。
汽车
赛车手告诉你,超跑应该这么开
对于汽车的不同驱动形式的优劣,一直以来就有着非常多的争议。虽然现在的汽车应用了各种新技术和新设计,但驱动形式却并没有任何变化,前驱、后驱和四驱。在超级跑车领域,四驱和后驱布局总是竞争得难舍难分,如果说四驱系统提供更稳定、更敏捷的驾驶感受,那么后驱布局则一直在捍卫最纯粹的操控体验。